国考报名入口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>> 行测资料 >> 言语

202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言语技巧:速记言语理解十大技巧

发布:2025-01-09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\更多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与方法扫码获取
\
\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方法案例
 
速记言语理解十大技巧

  2025年春季公务员联考笔试公共科目于3月15日举行!下面,本文整理了言语理解考前提分技巧,这10个速记要点,背过的人都说特别好用。
 
  关联词语
 
  1.转折关联词——转折之后是重点
 
  标志词:其实、实际上、事实上、但是、可是、然而(而)、当然、却、不过。
 
  2.递进关联词——递进之后是重点
 
  标志词:而且、也、还、更、甚至、尤其、重要的是、关键的是、核心的是。
 
  3.因果关联词——主旨句通常在结果,倒装因果强调产生结果的原因
 
  标志词:因为…所以…、之所以…是因为…、故而、因此、可见、总而言之、导致、造成、致使、使得。
 
  4.条件关联词——必要条件是重点
 
  标志词:只有…才…、除非、唯有、必须、应当、应该、需要、亟须。
 
  5.并列关联词——正向并列全面概括、反向并列重点在肯定的一方
 
  标志词:此外、另外、同时、再说、并且、加上、既…又…、一边…一边…、有的…有的…、不是…而是…、是…不是…。
 
  行文脉络
 
  1.总-分-总:
 
  标志:提出问题—分析问题—解决问题/提出观点—解释说明—重申观点
 
  用法:观点句/对策句(解决问题)是重点
 
  2.总-分:
 
  标志:提出观点—解释说明/提出观点—举例论证
 
  用法:观点句是重点,通常在首句
 
  3.分-总:
 
  标志:列举现象—提出观点/列举现象—解决问题
 
  用法:观点句/对策句(解决问题)是重点,通常在尾句
 
  4.分-总-分:
 
  标志:背景/援引等—观点/对策—举例/反面论证/原因等
 
  用法:观点句/对策句(解决问题)是重点,通常在中间
 
  5.分-分:
 
  标志:并列关联词/句式、标点符号(分号)等
 
  用法:提炼共性或全面概括
 
  意图判断
 
  1.言外之意类:提出问题找对策;把握观点引申义;故事寓言寻启示。
 
  2.言内之意类:主旨化的意图判断题:匹配观点/对策句。
 
  标题选择
 
  1.新闻简讯类:精简压缩导语。
 
  2.说明文类: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范围。
 
  3.议论文类:把握文段论点(观点或对策)。
 
  4.散文游记类:重概括总结,兼顾趣味性。
 
  态度理解
 
  1.明确观点:抓观点引导词:我认为、我觉得、依我看、笔者认为。
 
  2.隐含观点:抓表达倾向:褒贬词汇、标点符号、反面论证、援引观点等。
 
  3.没有观点:客观陈述现象,多引用别人观点,无主观性评价,选择无观点选项。
 
  细节理解
 
  1.细节对比:注意选项中数量、概念、语气、逻辑、时态的描述。
 
  2.细节查找:原因查找/目的查找等。
 
  词句理解
 
  1.代词指代:指代就近原则;话题一致原则。
 
  2.词语理解:定位原文,结合语境,瞻前顾后,借助标志,匹配选项。
 
  3.语句理解:结合上下文语境,把握语句含义。
 
  语句排序
 
  1.看选项,定首句:少数服从多数原则+首句原则
 
  2.看关联,排顺序:时空顺序、重复话题、逻辑关系、代词指代、关联词等。
 
  语句填空
 
  1.居首类:归纳概括全文,推断首句观点。
 
  2.居中类:前后兼顾,承上启下。
 
  3.居末类:归纳概括全文或衔接就近语句。
 
  下文判断
 
  1.话题一致:下文与文段尾句话题或最后一个话题保持一致。
 
  2.倾向一致:下文与尾句或文段感情倾向保持一致。
 
  3.行文脉络:下文与尾句或文段保持一致的行文脉络。

      如果你是想冲刺、想预演模拟、想掌握“题感”、想提高技巧、想提高自信的考生......那么,
广东公务员考试快速提分手册就是最适合你的!!

\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提醒

  广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和《申论



广东公务员考试快速提分手册




\
\
 

\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还没掌握?扫码回复“咨询老师”

\
\
\
扫码关注回复“咨询老师”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相关文章相关文章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5 http://www.gdgkw.org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38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